於1992年由同名設計師創立的Alexander 麥坤鞋,把過去於Anderson Sheppard 及舞臺服飾製造商 Bermans Nathans 工作時學習到的英倫傳統剪裁手工 溶入了其個人設計系列,令其配合了細膩剪裁的後現代時裝系列贏得外界一致好評。
關於MCQ
McQ是被時裝傳媒冠以「壞男孩」稱謂的英國大設計師 Alexander McQueen 的副線品牌,McQ的消費群定位在16歲至30歲,由 Alexander McQueen 本人親自設計,讓熱 衷於Alexander McQueen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。McQ與主線產品風格迥異,它更年輕,更叛逆,但依舊保持McQ鞋子的特征。
Lee Alexander McQueen
(1969.3.17 ~2010.2.11)
從1992年的首個系列算起,17年間他斬獲瞭:
四次英國年度設計師大獎/ British Designer of the Year (1996/1997/2001/2003);
一次英國年度男裝設計師大獎/ British Menswear Designer of the Year (2004);
和一次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年度國際設計師大獎/ CFDA International Designer of the Year (2003)。
20世紀90年代,英國媒體抨擊他的作品,詬病他的舉止;2003年,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他大英帝國司令勛章。
他頗具爭議地被稱作
時尚界的「L’enfant terrible / 壞孩子」、
「英國時尚的流氓 」,
也被稱作
「伊夫・聖羅蘭的接班人」、
「才華橫溢的天才」。
他,是 Lee Alexander McQueen。
生平
\"倫敦是我長大的地方。它是我心之所在以及我靈感的來源。\"——McQueen
McQueen 成長在英國倫敦東區,父親是出租車司機,母親是老師,傢中還有兩個哥哥和三個姐姐。倫敦東區是倫敦以混亂聞名的底層區域,McQueen 的成長歷程殘酷而艱辛。
經歷過傢暴、性侵、霸凌,以及學校、生活、工作中人們對他同性戀身份的歧視…… 種種經歷造成的精神重創,始終沒有在後來的年歲裡得到撫慰。這些成為瞭他和他設計的一部分。
瞭解他的境遇,是理解他作品很重要的一環。
反叛、粗暴,與其說這性格舉止是他在社會底層掙紮時沾染的,不如說是他不斷遭受生活殘酷碾壓後的痛苦反擊與自我保護。
McQueen 的溫柔,也許極大地體現在瞭他與母親 Joyce 的關系中。母親在他小時候遭人欺負時維護他,在時尚事業上支持他,在生活中守護他…… 她的存在,或許早已成為 McQueen 的精神支柱,在他心中神聖不可侵犯。母親讓他不要說臟話,他便再未在她面前說過臟話。還曾因朋友在母親面前說粗口而暴怒。
有人說,McQueen 有時驟然躁怒,過會兒又自己平靜下來。有人說,MCQ 的倫敦東區習氣從未掩蓋他的真誠、眼神中的幹凈、個性裡的害羞。假如生活曾給他選擇,或許他就不用背著帶刺的盔甲,隻做那個溫和內向的時裝天才。
“白天我做郵遞員,晚上就在叔叔的酒吧裡工作,為黑社會洗杯子“——McQueen
McQueen 3歲時就在墻上畫出瞭灰姑娘款式的裙子,10歲出頭已經為姐姐們做衣服和提供搭配建議,16歲進入Savile Row 做學徒,23歲創造瞭時尚界的新輪廓,27歲獲得英國年度設計師大獎,並出任紀梵希總設計師……
McQueen 不是傢裡唯一擁有藝術細胞的,卻是唯一抗爭命運成功,逃脫社會底層的。母親Joyce、姐姐Jacqueline、哥哥Michael 都曾學習或展示出藝術天分,卻都迫於生計而做瞭與藝術無關的職業,老師、秘書、出租車司機……
1986年,在母親的支持下,McQueen 前往 Savile Row 的 Anderson & Sheppard 應聘的學徒,成功爭取到瞭在業內頂級裁縫 Cornelius O’Callaghan 的手下學習的機會。McQueen 兩年內學成瞭常人三年才能學會的坯樣制作工藝,他的天賦受到 O‘Callaghan 的認可,並被安排參與瞭查爾斯王子等頂級客戶的服裝制作。
Anderson & Sheppard 之後,McQueen 在 Gieves & Hawkes 做過褲裝剪裁工;在Bermans & Nathans 做過劇場服裝制版師,學會瞭16世紀制版工藝;在立野浩二/Koji Tatsuno 的定制工坊做過制版師。
1990年,他前往米蘭,師從意大利成衣設計師 Romeo Gigli,在工廠和工作室之間,學會瞭如何將設計完美地落實到生產中。1990年,從米蘭歸來的 McQueen 申請、並被中央聖馬丁設計學院碩士課程破格錄取 (特許跳過本科)。
早期系列
他曾說,自己大多數的作品都有自傳意味。
McQueen 是硬核的、帶刺的。
他的作品是犀利的、甚至暴力、血腥的,然而從來不是輕佻、戲謔的。充滿力量、驚世駭俗,作品是他的嘶吼。
1992年聖馬丁畢業作品,“JACK THE RIPPER STALKS HIS VICTIMS / 開膛手傑克跟蹤他的受害者“。
1994 春夏系列,“NIHILISM / 虛無主義”
1994 秋冬系列,“BANSHEE / 女妖”
1995 春夏系列,“ THE BIRDS / 群鳥”
1995 秋冬系列,“HIGHLAND RAPE / 高地強暴”。該系列講述瞭歷史上英格蘭對蘇格蘭的殺戮與制裁。
McQueen 為秀場每個座位留瞭手寫紙條:
\"蘇格蘭高地過去一直給與眾多設計師巨大的靈感和啟發。但它們被過度浪漫化瞭。的確,蘇格蘭有著一塊又一塊格紋呢,但那隻是為瞭抵禦淒冷風雨。事實證明,這個世界上,很多地方很多時候,僅靠格紋呢的保護是不足以抵抗士兵們的暴行的。\"
Alexander McQueen 專題未完,下周繼續。
「後聲Voicelast」於各大平臺同步更新
喜歡McQueen鞋子的朋友,可以前往Alexander Mcqueen 台灣官網進行選購,任意兩雙享九折優惠,會員日再享九五折優惠。
你還可能喜歡的品牌:
Aape 短 袖|Polo|OFF White|AAPE 官網|Supreme官網|Vlone|冠軍 Champion|BOYLONDON|Air Jordan|Nike Dunk|Puma鞋|Puma官網|Evisu|Lacoste